欢迎光临JN江南!
钣金加工设备源头制造钣金加工设备源头制造JN江南高新技术企业 欧盟标准 双效合一
全国咨询热线:400-860-8381
当前位置: JN江南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英杰电气2022JN江南官网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时间:2024-11-16 12:28:23 作者:小编 点击:

  

英杰电气2022JN江南官网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图1)

  公司业务属于电力电子设备中的电源设备,公司主要专注于电力电子技术在工业各领域的应用,从事以功率控制电源、特种电源为代表的工业电源设备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电源设备是完成电能变换和功率传递的重要设备,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源设备已经广泛应用到工业、农业、交通、信息、国防等多个领域,电源产业总体上呈现平稳增长趋势。近年来在绿色经济、高端装备等产业政策指引下,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智能制造、智能电网、数据中心等领域成为电子电力设备新兴应用领域,为电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需求增长点。

  公司电源产品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以光伏(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片)生产设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制氢、核电为代表的新能源领域;以电子级多晶硅、半导体用单晶硅、碳化硅晶体、LED用蓝宝石、LED外延片等生产设备为代表的半导体等材料领域,以光纤拉丝、化成、腐蚀、电子铜(铝)箔等生产设备为代表的其他电子材料领域;以重离子加速器、环境治理、辐照等高端设备为代表的公共事业领域;以航空航天、涡轮试验、核聚变装置、空间环境模拟等精密设备为代表的科研实验领域以及工业电炉、玻璃玻纤制造、钢铁冶金等工业设备为代表的传统工业领域,为上述行业提供电源解决方案,有效满足其对电源使用需求。

  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2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93亿千瓦,同比增长28.1%,光伏累计装机同比增速超越了水电、火电、核电、风电,成为当年增速最快的发电形式。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出版的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年)》 的数据统计,多晶硅方面,2022年全国多晶硅产量达82.7万吨,同比增长63.4%。其中,排名前五企业产量占国内多晶硅总产量87.1%。2023年随着多晶硅企业技改及新建产能的释放,产量预计将超过124万吨。

  硅片方面,2022年全国硅片产量约为357GW,同比增长57.5%。其中,排名前五企业产量占国内硅片总产量的66%。随着头部企业加速扩张,预计2023年全国硅片产量将超过535.5GW。

  晶硅电池片方面,2022年全国电池片产量约为318GW,同比增长60.7%。其中,排名前五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56.3%,产量达到5GW以上的电池片企业有17家。预计2023年全国电池片产量将超过477GW。公司产品应用于光伏行业上游的材料生产设备的电源控制上,在还原提纯和晶体生长环节均有应用。公司从2005年进入这个行业以来,已有十几年发展历史,其间取得了迅速替代国外产品,打破国外产品对于中国市场的垄断,最终用实力使其退出中国市场的成功案例,具有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行业地位较高,具有较强的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在该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2022年,公司在光伏行业的订单同比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局面,对2022年业绩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预计将持续有利于公司2023年的经营业绩。

  近年来,在多晶、单晶电源应用的基础上,公司对光伏行业的覆盖面进一步加大,涉足进入晶硅电池片生产设备电源应用领域,在TOPCON和HJT两种技术路线的设备上均有新的电源产品进行测试,有望后期实现批量供应。该行业的电源属于国产化替代,未来市场前景良好。

  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由于半导体生产工艺复杂、技术精细,半导体制造对于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要求非常苛刻,我国半导体高端设备制造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突破,虽然在先进制造工艺上与国际领先企业还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但对于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技术垄断意义重大,半导体等电子材料处于电子产业的前端,其制造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电子产业的水平。我国半导体产业整体水平较为薄弱,但需求巨大,近年来发展较快,未来前景广阔。半导体材料是半导体制造工艺的核心基础,处于半导体产业链上游供应环节。近年来,在汽车电子、5G通讯、智能终端等新兴领域的带动下,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空间增长迅速。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引用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5,73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了3.2%,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年销售额达1,803亿美元。

  2022年12月13日,SEMI发布了《2022年度总半导体设备预测报告》,报告指出,原设备制造商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全球总销售额预计将在2022年创下1,085亿美元的新高,连续三年创纪录,较2021创下的1,025亿美元行业纪录增长5.9%。预计明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总额将收缩至912亿美元,2024年将在前端和后端市场的推动下反弹。根据Yole预测,SiC行业市场规模将在2021—2027年保持约34%复合增速,同时预计到2027年车用SiC将占79%,目前国内SiC布局如火如荼。

  随着中国半导体设备公司进口替代的加速,国产设备厂商需要重点考虑的是核心零部件的进口替代,而电源作为半导体设备温场控制的核心,要求能够根据负载变化进行电流电压无扰切换,具备功率密度大、高稳定度、高控制精度、JN江南入口快速响应等特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从技术角度看,半导体各项设备电源的国产替代是国产设备厂商需要长期考虑的问题。

  公司于2017年为中微半导体开发生产的MOCVD设备提供配套的特种电源产品,实现了进口替代。随着公司与头部半导体设备企业深度合作,相关半导体电源产品进入设备供应链,为公司电源产品在半导体设备行业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公司的电源产品也用于半导体材料生产设备的电源控制。如电子级多晶硅、半导体用单晶硅、碳化硅晶体、LED用蓝宝石、LED外延片等生产设备。在其他电子材料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光纤拉丝、化成、腐蚀、电子铜(铝)箔等。

  公司密切跟踪国内半导体行业主要设备供应商的技术趋势及产品导向,依托公司成熟、高效的技术平台研发多种类型的电源产品,在已涉入的半导体等电子材料细分行业里,具有良好的声誉。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的蓬勃发展及相关电源产品的进口替代,为公司电源产品在半导体等电子材料行业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公司将伴随这些行业的发展,继续巩固提高在该行业的市场地位。

  受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增加的影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市场规模不断增大。公司充电桩产品销售市场包括国内、国外两大市场。

  据工信部数据统计,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705.8万辆和 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96.9%和93.4%,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25.6%。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将全面电动化。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市场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披露数据,2022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新增259.3万台,预计2023年将新增340万台随车配建充电桩,随车配建充电桩保有量将达到681.2万台。

  我国充电桩行业目前属于成长期,内部竞争较为激烈,市场总体需求较为明确。就国内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对比来看,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4.10%,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520万台,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180万台,私人充电基础设施超过340万台,车桩比约为2.52:1,充电桩缺口稍有缓解但仍居于高位。总体来看,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推行和市场的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迅速壮大,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基础建设,充电桩是新能源产业下提高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加快产业全方位升级,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配套产业,未来存在广阔市场空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36氪研究院披露数据显示,未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规模将保持上涨态势,预计 2026年将增长至 2,870.2亿元,2022-2026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37.22%。

  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逐步退坡,新能源汽车行业已逐步实现政策驱动向需求驱动的转型,相关资金或将集中转向充电基础配套服务领域,将给整个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领域带来新的机遇。

  国外市场上,欧美充电桩政策层层向好,海外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各国政府均对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持积极态度,并且由于欧美新能源基础建设发展晚于国内市场,海外市场较国内市场有更为迫切的充电桩配备意愿。因此,在欧美等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期将持续增长的基础上,随着各国新能源基建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地,海外充电桩市场规模将大幅提升,据新闻报道,预计 2025年欧美整体充电桩市场空间合计约 731.2亿元,到2030年增长至2,515.1亿元。

  公司全资子公司四川蔚宇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制造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目前已经取得充电桩相关授权专利30余件。蔚宇电气开发的“充电桩集成功率控制器”,通过创新设计,为长距离分散型充电站的运维服务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开发的交流充电桩为国内首台通过美国UL认证的交流充电桩产品。该公司充电桩产品于2020年7月被中国充电桩网授予了2020中国充电桩行业十大新锐品牌奖,2020年11月获得2020中国充电桩行业产品创新技术金奖,2021年又获得中国充电换电行业十大卓越品质奖以及充电桩行业最佳产品创新技术奖。2022年荣获中国充电桩行业十大竞争力品牌奖。

  公司其他类产品中包括钢铁冶金、玻璃玻纤、科研院所、电化学等行业的电源以及功率器件的产品配套。公司在这类行业里的产品一直处于优势,有较高的市场地位。

  中国为世界第一的冶金产业大国,钢产量和常用有色金属产量都接近全球产量的一半。近年来,为改善冶金产业产能过剩、逐步实现冶金工业可持续发展,我国从政策等方面推进冶金行业转型升级。目前,我国钢铁冶金行业正处于快速升级换代阶段,冶金设备的更新换代为设备电源等上游产品提供了较大的市场需求。同时,受环保、质量、效益的影响,冶金工业用电炉的数量也呈快速增长趋势,伴随着我国节能减排需求及冶金工业整体水平升级带来的电炉用量需求的增加,冶金工业用功率控制电源仍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玻璃玻纤是理想的金属替代材料,已成为建筑、交通、电子、电气、化工、冶金、环境保护、国防等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玻璃玻纤行业经过多年发展,产品质量已处于国际上游水平,深加工产品比例逐年提升,已成为全球玻璃玻纤制造业的主要力量。

  受益于高级玻璃在下业如汽车、航空航天、基础设施、电子材料等各类终端行业中运用普及,玻璃玻纤行业迎来新的需求增长点。市场对如超薄/超厚玻璃、电子玻璃、液晶玻璃、玻纤等的高端需求对玻璃的制造在连续性、高效性、可靠性、高精度性等方面提出更高标准,从而也对玻璃生产相关设备的品质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公司功率控制电源产品在该行业的市场空间也会因此受益。

  公司的功率控制电源产品在浮法玻璃生产线、液晶玻璃生产线、钢化玻璃生产线、玻璃纤维生产线等均有广泛、大量的使用,是玻璃生产中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

  随着国家对科研实验投入的加大以及科研院所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提高,公司用于科研实验的特种电源也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和竞争力。公司科研院所客户主要包括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航空航天、船舶重工研究所、清华大学等,主要为上述客户提供激光电源、高压脉冲电源、加速器磁铁电源等产品,用于科学研究和实验测试。

  报告期内,公司作为国内综合性工业电源研发及制造领域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企业之一,主要专注于电力电子技术在工业各领域的应用,从事以功率控制电源、特种电源为代表的工业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功率控制电源产品包括系列功率控制器和功率控制电源系统,功率控制电源系统包括还原炉电源、单晶炉电源、蓝宝石炉电源、碳化硅炉电源等。其中,功率控制器是一种以 MOS管、晶闸管、IGBT(电力电子功率器件)为基础,以智能数字控制电路为核心的电源功率控制器件;功率控制电源系统是以功率控制器为核心,配以相应的检测控制设备,用以实现电热温度、电压、电流、功率的控制,并具有完善的检测和保护功能的电气控制系统。

  公司功率控制电源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片)生产设备、半导体电子材料生产设备以及其他工业制造设备。

  特种电源是为特殊用电设备供电专门设计制造的电源,对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频率有特殊要求或可调、或对输出的电压/电流波形有特殊要求,对电源的稳定度、精度、动态响应及纹波要求特别高。公司生产的特种电源主要有直流编程电源、加速器电源、中高频感应电源、高压电源、微波电源、射频电源、固态调制器系统等,主要应用于半导体、激光、医疗、环保等行业,电子枪、微波加热、杀菌、等离子喷涂、真空熔炼等特种工业领域以及航空航天等科研领域等。

  公司基于自身工业电源技术的平台优势,扩展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源模块及充电桩/站研发及制造业务,并自主设计开发了一系列满足不同功率需求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为客户提供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系列解决方案。

  基于公司功率控制电源、特种电源产品市场需求的定制化特点,公司主要采用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平台,以销定产、以产定购、定制化生产的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一直秉承自主创新的经营理念,核心技术均来源于自主研发,无外购技术的情况。公司依靠自身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储备,持续多年的较高强度的研发投入,通过快速响应客户个性化需求,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公司基于多年来建设及持续优化创新的核心技术平台支撑起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并不断向新的技术领域延伸,通过技术交叉应用及延伸,满足下游客户多元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需求,为公司构建多样化产品布局,并为多行业、多领域经营模式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公司主要采用“以产定购为主、适量储备为辅”的采购模式,对主要原材料或非标准零部件(如散热器、钣金件等)采取定制或外购方式,由采购部根据物料计划制定详细采购计划,按《合格供应商名录》优选合作供应商;采购人员根据时间要求下达采购订单、管理采购订单,并会同品质部、库房接收原材料。部分关键物料需通过品质部或技术中心的产品测试,对其质量、性能、稳定性进行检验,达到技术要求后方可进行采购,公司品质部每年定期组织对《合格供应商名录》的供应商进行评审和更新,以确保名录持续包含最优性价比的供应商。

  公司生产部门主要按照“以销定产”的模式组织生产,在与客户签订产品销售合同后,根据产品的供货时间要求、生产复杂程度及生产周期统筹进行生产安排。

  生产过程中,公司根据订单情况,采取自行加工、外购部件再集成相结合的方式,公司主要承担设计、自行加工、总装集成、调试等核心生产工艺和工序。

  公司多年以来形成了以研发为驱动的销售模式,依靠较强的研发实力,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公司在客户新产品研发阶段就开始和客户进行深度合作,针对客户的需求开发符合其要求的产品,长期的深度合作大大增强了客户的粘性,也形成了市场、研发深度互动的合作方式。在销售模式上,公司的客户主要是工业用户及科研单位,产品销售以直销模式为主,同时不断发展标准产品的代理渠道。

  随着全球工业企业产业升级、智能制造的推动,对工业电源的需求保持稳定增长,公司的工业电源业务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性价比优势。

  国家陆续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等多个引导性、支持性政策。在“十四五规划”中,国家对光伏等新能源的重视又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还明确表明要发展包含集成电路装备与关键材料行业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带动中国集成电路装备与关键材料行业的蓬勃发展,推动集成电路装备与关键材料行业国产化。

  随着十四五纲要提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科技强国”,与之相关的高端新材料、半导体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工业配套电源产品的需求增加。特别是半导体是数字经济产业转型、双循环等大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十四五规划对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将重点支持,如关键半导体设备和材料、JN江南入口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以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为核心,以大功率激光材料与器件、高端光电子与微电子材料为重点的“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将继续蓬勃发展,为行业带来新的机会。

  公司是工业电源行业起步较早、规模较大的专业电源供应商,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方面一直保持高投入,并持续不断地将技术成果转化为满足客户需求的系列电源产品,公司产品在众多行业和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作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工业电源企业,公司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生产制造能力。

  公司通过深入开展市场调研,提前进行新产品布局或相关技术平台的预研,依靠公司在工业电源领域的市场地位和口碑,不断拓展相关新用户、开发新产品,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公司致力于成为一流的工业电源研发制造企业,始终坚持“技术立业”、“专心、专注、专业”的发展理念,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的技术创新,满足客户需求,促进公司的持续发展。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已经形成从小功率到大功率、从低电压到超高压等不同功率等级的工业电源及特种电源技术共享平台,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实现产品转化提供了技术保障。

  为进一步适应业务发展需要,报告期内陆续完善了与新技术、新工艺相配套的测试、试验设备,搭建了不同技术类别的测试平台,可满足各类在研项目的全面测试,为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实施提供了保障。

  公司是技术密集型企业,需要敬业、务实的技术及管理人才。公司秉承以人为本、技术创新的人才理念,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人员“选、用、育、留”机制,为技术人员成长提供更多的平台和空间。伴随着公司的发展,造就了一支素质过硬、务实创新、积极进取的研发团队。近年来,公司骨干技术人员年流失率均在 5%以内,同时新鲜血液不断加入、快速成长,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管理团队成员大多为伴随公司发展逐步成长起来的,管理模式与公司业务模式得到了更好的契合。通过不定期内外部培训,结合企业文化形成了适合公司发展的管理模式,在订单响应、项目管理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公司具有较强的营销能力,JN江南入口在国内多个地区设有常驻服务机构,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得到客户认可。凭借在多个行业大客户处建立的营销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公司具备进一步向其他市场领域及客户拓展的竞争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4,583.69万元,同比增加3,666.84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销售商品及劳务和收到的税费返还相较2021年增加较多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光伏行业,销售收入 61,335.4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7.82%,同比上升70.67%;来自于半导体等电子材料行业的销售收入19,456.4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15.17%,同比上升175.29%;来自于充电桩的销售收入8,607.3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71%,同比上升126.2%。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把握市场机遇,实现业务快速增长。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在新产品研发、市场开拓、优化经营管理等方面持续提升。面对芯片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公司订单增长等情况,公司不断优化内部经营管理,通过提质增效、精益生产等管理改进取得了显著成效,重点工作如下: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支出和研发人员数量继续保持双增长,2022年新增授权专利14件,其中发明专利 2件,实用新型9件,外观专利3件;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件。公司专利保护和新技术储备扎实推进,年初制定的各项战略攻关产品取得实质性成果。

  报告期内,通过对技术中心软硬件配套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提高了研发能力和产品综合测试能力,为全面提高产品开发效率、保证产品开发质量提供了更高标准的保障。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采购、生产、研发和销售服务业务流程和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提高日常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立足稳健经营,避免盲目扩张,强化客户风险控制,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资质和回款较差的客户进行销售控制,同时开展有效的回款工作。

  持续优化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基于质量、交付、成本管理的全流程运作体系保证了产品的高品质、低成本和快速交付的竞争优势。建立了以计划、采购、制造、质量、工艺为核心业务的扁平化生产组织,高效、柔性地保障产品交付。

  公司在研发管理方面基于集成产品开发体系(IPD)并不断完善,对办公自动化系统(OA)、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制造执行系统(MES)、仓储管理系统(WMS)等企业运营信息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和系统整合,不断提高公司的信息化水平,已基本实现离散型智能制造和网络协同制造,构建了由设计、经营、生产组成的一体化数字工厂。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持续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公司持续秉承“汇聚英才、成就杰出”的人才观,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拓宽招聘渠道、开展任职资格管理、职级评定管理、绩效管理、内部竞聘、轮岗管理等,持续优化人才数量和质量。采取新增或提高吸引人才的激励措施标准,通过对不同序列岗位人员实施差异化的薪酬标准,持续保留人才,降低离职率。根据公司发展和业务需求,成功举办了多场专题培训,结合公司内部培养等工作,持续投资人才,提升员工能力。

  在2021-202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定中,公司继上年度被深圳证券交易所评定为 A级后,本年度再次被评定为A级;在每日经济新闻组织的2022年第十二届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评选中,公司荣获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最具成长上市公司奖项,公司董事会秘书荣获最佳创业板上市公司董秘奖项;在代表公司规范治理水平的董秘履职评比中,被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评为获评3A;在全景网的上市公司评选中,公司被授予投资者关系金奖——优秀IR团队奖项。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公司秉承“提供优质的创新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的经营理念,立足于工业电源领域,以“成为一流的工业电源研发制造企业”为愿景,在稳定现有成熟产品市场订单和核心竞争优势的同时,坚持科技创新,围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在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兴行业内发掘机会,加大研发投入,以进口替代为重点方向,积极研发新产品或拓展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为公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公司可持续性发展。通过不懈努力,将公司打造成行业内技术领先、产品过硬、品牌优良,在国内外相关应用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电源产品供应商。

  (重要提示:该经营计划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投资者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并且应当理解经营

  2023年度,公司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改进企业内部管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控制成本费用,继续提高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工作计划如下:

  1、将继续抓住“双碳”目标带来的市场机遇,优化生产组织流程,保证订单的按期交付;同时加快多种优势产品的优化升级,持续保持产品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持续加强与国内主流半导体设备厂商产业链协同,提升现有产品在半导体加工设备用电源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做好新产品,加快开发进度,及时跟进现场试用情况,不断扩大公司在半导体行业设备电源的应用领域;

  3、抓住电化学储能及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充电桩建设的黄金发展期,一方面重点推进与资源类产业客户的合作,另一方面持续做好渠道建设,持续扩大产品国内和国外规模;

  4、围绕先进半导体制程等重点领域,充分挖掘市场机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公司产品应用领域,积极布局新行业的应用;

  6、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扩产和电化学储能生产项目的建设,尽快形成产能贡献。

  报告期内应用于光伏行业和半导体等电子材料行业的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大,应用行业比较集中且公司产品属于光伏、半导体材料等行业上游,受下游终端产业需求与行业政策的影响,一旦特定行业的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短期内会引起下游市场需求不达预期等行业波动风险。

  应对措施:坚持技术创新,通过不断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加强市场开拓力度,拓展更多的行业应用,减少特定行业波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公司目前未完成的大金额订单集中在光伏行业,虽然光伏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优势产业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但不排除客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受国家政策、市场环境、自身经营不善等原因进行投资调整,使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若下游部分客户出现取消订单或提出延期交货等不利情形,则公司存在在手订单的履约风险,从而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受到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通过评估客户实力,选择优质客户,实行严格的客户信用管理,规范商业合同,确保订单的执行。

  公司目前整体毛利率水平较高且波动较小,如果公司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成本控制、高端市场开拓方面不能持续保持优势,导致产品价格下降或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公司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可能下降。

  应对措施:进一步加强精益生产管理,降本增效,同时不断开发新产品,为客户创造价值,提升自身整体综合竞争力,保证产品的毛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公司前五名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若公司与上述客户的合作关系发生不利变化或主要客户因市场竞争加剧、经营不善或受到相关部门处罚等内外原因导致其市场份额缩减,公司可能面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应对措施:一方面加强重点客户关系维护,快速高效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售后服务能力,增强客户体验感,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电源产品在新行业领域的应用,拓宽客户范围。

  虽然公司产品应用行业范围广泛,对下游不同行业市场需求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但如果应用行业过度集中,一旦特定行业的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可能会影响公司在特定行业销售的稳定性,从而造成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和盈利水平的不利变化。目前公司存在光伏行业应用相对集中的风险。

  应对措施:加大在半导体等电子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的产品拓展和客户开发,增加其在公司业务领域的占比。

  基于公司的经营特性,公司存在较大规模的发出商品。公司存货主要为发出商品、原材料和在产品等,其中发出商品占比最高,主要为安装调试周期较长的电源系统产品。发出商品金额较大,可能导致公司面临确认收入周期延长、后续货款结算放缓、资金占用增加、运营效率降低、存货减值等经营风险。

  应对措施:加强现场服务力量,尽可能缩短安装调试验收时间。销售人员积极跟踪合同履行进度,及时办理验收手续。

  经过多年人才培养和技术积累,公司拥有一批技术过硬、行业应用经验丰富的核心技术人员,确保了公司在特种电源、特种项目的设计和交付能够快速响应。如果出现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可能造成核心技术失密,从而削弱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影响公司的发展。

  应对措施:一方面加强产品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技术秘密的管理,与主要技术人员签订保密协议,防止核心技术失密,另一方面公司实施了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将核心员工的利益和公司利益紧密结合,保持团队的稳定,同时积极引进、培养核心技术人才,尽可能降低部分主要技术人员流失给公司带来的技术风险。

标签: 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