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JN江南!
钣金加工设备源头制造钣金加工设备源头制造JN江南高新技术企业 欧盟标准 双效合一
全国咨询热线:400-219-9947
当前位置: JN江南 > 新闻资讯

JN江南大圆柱电池真要发力了?

时间:2025-04-07 17:20:13 作者:小编 点击:

  

JN江南大圆柱电池真要发力了?(图1)

  近日,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已收到一汽奔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大圆柱电池的供应商定点通知,这是对公司大圆柱电池产品性能和供货资格的认可。再早之前的3月7日,云山动力(宁波)有限公司一期量产示范线投产仪式暨大圆柱电池产业应用研讨会召开。最近的这两则消息将行业视线再度吸引到“雷声大雨点小”的大圆柱电池身上。

  在公司2020年电池日上,特斯拉以一己之力将4680电池推到台前,对外介绍了其在产品形状、正负极材料、工艺优化等方面的一系列创新,从此动力电池行业开始对大圆柱电池青睐有加。

  然而,即便拥有特斯拉的“加持”,大圆柱电池也并未能“一飞冲天”。业内人士曾做出判断,2024年将是大圆柱电池放量“元年”,但其配套新能源汽车的进度实际上相对滞后。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大圆柱电池就是“昙花一现”。前文提到的亿纬锂能供货一汽奔腾,是其大圆柱电池继配套宝马、江淮瑞风、长安启源等车企后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又一次扩张。JN江南官网2024年,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拟发行6年期、不超过50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投入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项目和21GWh大圆柱乘用车动力电池项目。

  今年2月,宝马集团首次全面发布全新一代电驱技术,以大圆柱电池技术和支持超级快充的全新800V高压平台为代表,宝马第6代eDrive电驱技术亮相。据介绍,宝马大圆柱电池即将随新世代车型量产,电池包更薄,充电更快,续驶里程更长。其中,能量密度提升20%,续驶里程增加30%,充电速度提升30%,甚至在部分车型上表现更优。宝马大圆柱电池方案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循环寿命等多维度关键指标上表现突出,是新世代纯电动车型的不二之选。另据获悉,宝马第6代动力电池采用“无模组”(Cell to Pack)方式将大圆柱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中,并通过“电池车身一体化”(Pack to Open Body)技术,使电池包与车身结构融合为整体,可灵活地集成在多种不同车型的车身结构中。

  有消息称,宝马正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中国供应商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大圆柱电芯大规模量产。在去年12月举行的2024宝马中国可持续发展供应商日上,宝马宣布从2026年开始,宁德时代将陆续在全球和中国市场为其新世代车型架构的纯电动车型供应大圆柱电池。此前,宁德时代区域运营总监Jason Chen还曾透露,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有望2025年下半年投产,其后将逐渐推进4680电池排产。

  此外,LG新能源与Rivian签署了电池供应协议,将在5年多的时间内为后者提供共计67GWh的4695圆柱电池。这些电池将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电池工厂生产,并将用于Rivian面向北美市场的R2车型。2025年3月,特斯拉宣布其4680电池产能已达到17GWh。据悉,特斯拉美国得州超级工厂实现了4680电池的规模化生产,并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在内华达工厂投资扩建,用于生产电动重卡Semi和4680电池,产能规划达到100GWh。

  有统计显示,自2020年至今,国内外已有超50家企业布局大圆柱电池产能,其中GWh级别的超20家,合计规划产能超600GWh。经过近几年来的发展,我国大圆柱电池的技术水平和产线工艺得到快速提升,加速步入量产“爆发期”。

  据了解,大圆柱电池受到企业青睐,主要得益于其高性能、高安全、长寿命和低成本等优势。首先,大圆柱电池直径增加使得电池重量减轻、电池包内结构件减少,能量密度提升,同时采用全极耳设计缩短电子传输路径,提高快充倍率性能;其次,大圆柱电池表面为弧形,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电池间的热量传递,有利于阻止热失控蔓延,具有明显的安全优势;再次,大圆柱电池具有更高的充电电压、更低的内阻和更好的耐久性,能够经受重复的充放电使用,不易发生容量衰减;另外,整车采用大圆柱电池可以有效减少电池单体的数量和焊接配件,从而简化电池包结构,降低材料成本,BMS的难度也会降低,成组效率提升,系统成本也可以明显降低。

  然而,大圆柱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为何没有一炮而红?车夫咨询合伙人曹广平认为,大圆柱电池在符合电池内在秉性及外在的市场需求方面,有优势也有劣势。大圆柱电池虽然在能量密度和成组效率方面具备显著优势,能够减少BMS复杂度和提升能量密度,但也面临散热要求高、量产难度大的双重挑战。具体来说,电芯体积和容量的增大会对极片涂布、压实密度等工艺的一致性提出更高要求,而生产过程中若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良品率低、成本偏高。因此,大圆柱电池的产业化进度较长时间内未达到行业预期,主要原因在于工艺难题未彻底解决,这需要一定的攻关过程和时间。例如,特斯拉4680电池因追求极致的干法电极工艺(如极片涂布环节失效率高达70%~80%),导致量产目标多次“跳票”,特斯拉随后一直在寻求提高改善。相比之下,宝马选择更稳妥的湿法工艺,将良品率稳定在98%,但这也反映出工艺路线选择对量产可行性的重要影响。

  动力电池的竞争,本质上也是产业链生态的竞争。从设备、材料到终端应用,全链条协同成为动力电池规模量产的核心挑战。曹广平表示,大圆柱电池的规模化生产需要全产业链协同,包括材料创新(如硅基负极的膨胀控制)、设备升级(如激光焊接技术)以及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建立等。这些都需要技术、工艺、材料等方面的突破,也需要综合取舍、各方博弈以及寻求平衡。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大圆柱电池才能在汽车市场迎来真正的“春天”。

  还有市场人士指出,在大圆柱电池中硅负极的导电性较差,需要通过添加导电剂(如碳纳米管)加以改善。硅负极的膨胀特性对动力电池的寿命和性能造成额外压力。大圆柱电池通常采用全极耳结构,可以显著提升充电效率,但在高倍率充电条件下,电池容量衰减速度更快,进而影响电池寿命。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极耳结构的设计,确保电池能够在高倍率充电条件下维持较长的使用寿命。

  “目前,市场对于大圆柱电池的博弈,是继圆柱、方壳、软包市场争夺战之后,圆柱电池的又一次进击。”曹广平说。根据封装方式不同,锂电池可分为圆柱、方形和软包3种类型。现阶段,方形电池是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主流产品形态。不过,起点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的装机量为531.5GWh,同比增长47.82%。从电池形态来看,圆柱电池的装机量达到11.15GWh,连续3年递增。在这一轮增长的背后,主要是由于32/40/46/60等型号大圆柱电池的装机带动。以2024年数据为例,32及以上尺寸大圆柱电池装机量约达到4GWh,亿纬锂能、宁德时代、多氟多等企业成为主要上车企业。截至2025年2月中旬,亿纬锂能的大圆柱电池已实现量产装车31300辆,单车最长行驶里程达到18.5万公里以上。

  另据了解,近一两年来,钠电+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受到供应商的重视。在乘用车上,固态+大圆柱电池被视为未来高端车型的主要技术路线月,江淮钇为与卫蓝新能源在合肥正式签署固态电池战略合作协议,将联合开发基于4695大圆柱形态的半固态电芯。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是大圆柱电池走向量产的关键一年,在户用储能、便携式储能及小动力等市场表现突出,其出货量同比增速突破100%。近期所涌现的一系列新兴应用场景,例如工商业储能系统、人形机器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以及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基带处理单元(BBU)等,JN江南官网成为大圆柱电池迎来的增量机遇。应用领域的扩展,有利于促进大圆柱电池技术成熟及成本优化,反哺其装车进度。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表示,国内企业在优化大圆柱电池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加快规模化生产步伐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相信随着大圆柱电池制造工艺和产业链协同赋能创新的逐步融合、成熟,JN江南官网以及标准尺寸下产线高度自动化带来的成本大幅下降,大圆柱电池在高端新能源车型和eVOLT等新兴市场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展。

标签: 汽车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