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JN江南!
钣金加工设备源头制造钣金加工设备源头制造JN江南高新技术企业 欧盟标准 双效合一
全国咨询热线:400-369-4494
当前位置: JN江南 > 新闻资讯

特朗普汽车关税生效跨国车企疯狂囤零部件美国人开启JN江南app抢购潮

时间:2025-04-04 00:26:17 作者:小编 点击: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于4月3日正式生效,涉及乘用车和关键汽车零部件。

  3.由于关税措施,日本、韩国和欧洲车企面临生产成本和终端价格上升的沉重打击。

  4.然而,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汽车产品因《美墨加协定》而暂时免征关税,为车企调整北美市场布局提供缓冲时间。

  5.美国消费者面临汽车价格和维修成本上升,可能导致部分低收入家庭放弃购车。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向全球贸易伙伴征收10%至49%的“对等关税”后,跨国车企的厄运紧接着降临。

  4月3日开始,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措施正式生效。根据白宫发布的文件,25%的关税将适用于进口乘用车(轿车、运动型多功能汽车等)和轻型卡车,以及关键汽车零部件(发动机、变速箱等),并将在必要时扩展至其他零部件。其中针对汽车零部件的关税不迟于5月3日开始征收。特朗普强调,这些关税是永久性的,不考虑给任何国家提供例外优惠。

  在他祭出的各类关税大棒中,汽车关税无疑是刀口向内之举。去年在美国销售的汽车中,近一半是在海外组装,而美国最主要的汽车贸易伙伴——墨西哥、日本、韩国、加拿大和德国,恰恰都是其重要盟国。因此,汽车关税将进一步撕裂美国全球同盟伙伴关系。

  “过去40多年乃至更久以来,全世界一直在占美国的便宜。我们所做的只是追求公平,而且说实话,我非常慷慨。”面对外界质疑,特朗普如此回应。

  汽车关税在美国国内引发恐慌情绪,一波“抢购潮”悄然兴起。至于特朗普的核心票仓——低收入的蓝领群体,或将因车价飙升而彻底丧失购车的机会。在外界看来,全球汽车供应链将面临重构,生产成本和终端价格也会继续攀升,这对全球车企和消费者而言无异于一次沉重打击。

  “对等关税”措施落地后,日韩股市开盘大跌——日经225指数下跌超4%,韩国股市则跌2.7%。作为美国的亚洲盟友,日本和韩国除了要分别承受24%和25%的“对等关税”,还面临汽车关税的叠加打击。

  日韩汽车在美国市场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占日本对美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在韩国的汽车出口中,对美出口占总额的一半以上。去年的美国市场中,韩国和日本制造的汽车分别占到美国汽车总销量的8.6%和8.2%,仅次于墨西哥。

  汽车贸易不仅是美日韩经贸关系的核心支柱,也关乎日韩两国的经济命脉。对日本而言,汽车产业雇佣了500多万人,占全国劳动力的8%。而在韩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4%,其中近一半销往美国。

  受特朗普征税消息的影响,丰田、本田、现代和起亚等汽车制造商股价大幅下跌,总市值蒸发约165亿美元。新关税一旦落地,日本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或将被削减40%。韩方估算,今年的汽车出口或将因此减少18.6%,损失约61.4亿美元。

  在韩国汽车城光州,起亚汽车工厂的一名供应商员工向路透社表示:“我们担心生产量和就业情况。4月的周六排班目前仍能维持,但市场需求不确定。”在东京某材料企业工作的小岛博表示:“汽车产业是制造业的象征,我担心这一政策会对日本经济造成巨大影响。JN江南登录

  美国新一轮汽车关税开始实施后,日本政府承诺将努力保护本国汽车行业的就业。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武藤容治4月3日表示,特朗普政府最新的关税举措“极其令人遗憾”。

  “我们将继续敦促美国免除日本的这些关税,也将研究关税措施的细节,评估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并尽力采取必要措施。”武藤容治说。

  日本首相石破茂此前也表示,日方将请求特朗普政府给予关税豁免,但同时不排除采取报复措施。石破茂强调,日本是美国最大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国,在美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这一事实不容忽视,华盛顿理应慎重对待。

  回顾2016年,特朗普首次当选后不久,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迅速展开外交攻势,用私交换取特朗普不对日本汽车加征额外关税的承诺。有分析认为,面对特朗普的再度施压,石破政府的谈判空间有限,美国这次不会轻易放过日本汽车产业。

  与日本类似,韩国在特朗普上一任期通过谈判达成涉及汽车贸易的关税互惠协议,但这也难以成为“护身符”。尤其当美韩协议生效后,美国对韩国的汽车出口反而下降了约16%,这或将成为特朗普对韩施压的新理由。

  为此,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紧急召集国内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高管开会,承诺“将在4月内提出详细对策”,以支援遭受冲击的汽车行业。据悉,韩国政府已提前警告业界,做好迎接“重大损失”的准备。

  面对新一轮关税威胁,日本丰田汽车也“傻眼”了。丰田稳居美国市场销量第二,2024年在美销量达233万辆,仅次于美国本土品牌通用汽车。据路透社报道,特朗普当选之初,一直宣扬将支持传统汽车产业并可能削减电动车补贴,丰田一度将其视为利好信号,还为特朗普的就职典礼捐款100万美元,以期获得特殊待遇。

  韩国现代汽车则选择“花钱消灾”。现代汽车集团最近宣布,将在美国追加210亿美元投资,其中58亿美元用于新建钢铁厂,数十亿美元投向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研发,并计划到2028将在美年产量提升至120万辆。特朗普将之视为关税政策“奏效”的证明。

  欧洲本就因乌克兰危机与美国产生嫌隙,新的关税风暴无疑将进一步加深跨大西洋联盟的裂痕。

  汽车贸易是美欧贸易逆差的重要来源——数据显示,2022年欧盟向美国出口汽车总额高达约360亿欧元,而美国对欧出口仅为52亿欧元,贸易逆差达到308亿欧元。

  早在进入政界之前,特朗普就对这种不平衡表示愤怒,他经常抱怨美国大街上有太多德国和日本汽车。第一任期时,特朗普对欧盟的汽车产业发出过关税威胁,但由于欧盟降低了对部分美国商品的关税,还增加了天然气和大豆进口,这一威胁并未兑现。

  进入第二任期,特朗普打算在对欧盟汽车征税这件事上动线日,他在新政府首次内阁会议上炮轰道,“欧盟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搞垮美国”。他重申:“他们在以另一种方式占我们的便宜。”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谴责美方加征关税的做法“对企业不利,对消费者更糟”,她也表示,欧盟将“在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继续寻求谈判解决方案”。英国政府也表示,正努力争取获得关税豁免。

  特朗普欲对汽车征税的消息一出,德国汽车股市市值瞬间蒸发数十亿欧元。美国是德国汽车产业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占欧盟对美汽车出口的73%。其中宝马的表现最为亮眼,2024年其在美销量达37万辆,同比增长2.5%。

  面对关税威胁,德国政界态度较为强硬。总理朔尔茨批评道:“美国选择了一条只会带来输家的道路,因为关税和贸易孤立会损害所有人的繁荣。”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更是呼吁,欧盟对关税作出果断回应很重要,“我们必须明确表示,不会在美国面前退缩”。

  法国政府也将贸易报复列为回应特朗普汽车关税的选项之一。法国财政部长隆巴尔称,特朗普的征税计划是“非常糟糕的消息”,并表示欧盟唯一的应对之策就是提高自身关税。

  在动荡的国际环境下,欧洲车企早已布局北美市场,宝马、大众(含奥迪)等德国车企纷纷在墨西哥、加拿大建厂,试图绕开美国的关税壁垒。但如今看来,他们可能押错了宝。一旦墨西哥和加拿大无法获得豁免,欧洲车企难逃厄运。

  面对关税压力,欧洲车企纷纷考虑在美国提价。意大利豪华车制造商法拉利率先行动,宣布自4月1日起,在美国销售的部分车型涨价10%。其他车企也做出警告,称价格上涨不可避免,更多经销商则担忧关税会带来裁员风险。

  亦有分析认为,相比于普通消费者,奥迪、宝马、奔驰等高端车型的买家对价格上涨的敏感度较低,加价未必会影响到他们的购车决策。

  近期,日本、韩国以及欧洲车企都在争先恐后地将汽车和大量核心零部件运往美国。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公司华伦威尔森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弗森的话称,目前亚洲国家发来的货运需求已超过该公司的海运能力,其正在增加运力以满足需求。数据显示,今年2月,欧盟向美国的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2%,日本汽车对美出口同比增长14%,韩国向北美的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5%。

  由于《美墨加协定》的存在,特朗普对墨西哥、加拿大加征汽车关税的计划一再延迟。

  3月4日,美国针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征收25%关税的政策正式生效。但因其对汽车产业冲击过大,引发本土车企强烈反对,特朗普于是同意为符合《美墨加协定》标准的车企提供一个月的缓冲期。

  3月26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将于4月3日起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行政令提到,符合《美墨加协定》标准的汽车零部件将暂时免征关税,等美国商务部长与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协商建立针对非美国原产部分的征税机制后再做调整。

  在特朗普日前公布的“对等关税”名单中,墨西哥和加拿大均被排除在外。这不仅让墨加两国拥有更多谈判空间,也为全球车企调整北美市场布局提供了缓冲时间。

  自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美加墨三国逐步建立了一体化的汽车产业链。特朗普的上一任期,三国经重新谈判达成《美墨加协定》,规定汽车零部件的75%必须在三国本地生产,才能享受关税减免待遇。拜登上台后,进一步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将7500美元的电动车税收抵免限定于北美制造。这一系列政策让墨西哥和加拿大成为全球车企规避贸易壁垒、进入美国市场的“避风港”,从而推动三国汽车产业高度融合。

  目前,墨西哥已是全球汽车制造重镇,十余家跨国车企在当地运营着近40家工厂,去年对美出口近300万辆汽车,成为美国最大汽车进口来源国。同样地,汽车及零部件是加拿大第二大出口产品,其中93%流向美国。

  不仅欧洲车企在墨西哥建厂,美国本土车企对墨西哥的依赖更深。通用汽车去年在墨西哥生产71.2万辆汽车,其中85%销往美国。福特的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2%。

  研究显示,若美方同时对墨西哥和加拿大汽车加征关税,美国汽车产业每日的损失将高达1.1亿美元,首当其冲的是被称为“底特律三巨头”的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这三大车企。

  作为短期应对策略,据称福特已在囤积符合《美墨加协定》规定的零部件,并重新评估跨境业务。在近日发给供应商的一份备忘录中,福特全球首席供应链官利兹·多尔表示,在关税豁免截止日期到来之前,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出发,“福特正在对零部件进行战略性囤积,这些零部件均为不会很快进行工程变更的部件”。

  值得指出的是,墨西哥供应了美国40%的汽车零部件,一辆车在美、墨、加三国间往返7至8次,才会被贴上“美国制造”的标签。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汽车产品加征关税,势必会推高零部件成本,这将冲击美国车企的定价水平和利润空间。墨西哥经济部长埃布拉德就此质疑道:“难道要对同一辆车征收七次25%的关税?”

  只不过,对于严重依赖汽车出口的墨西哥来说,仍希望通过谈判获得比其他竞争对手更为优惠的待遇。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坦言:“我们不想失去任何一个工作岗位……将工厂从墨西哥转移到美国并非易事,我们依然有谈判、合作与协商的空间。”

  相比之下,加拿大新任总理卡尼态度更强硬,他誓言将采取反制措施,并寻求减少对美国的经济依赖。3月28日在与特朗普通话时,卡尼直言,在美方实施进一步贸易行动之后,加政府将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

  业界普遍认为,汽车关税对加拿大的影响较小,因此其在同美国进行谈判时“腰板可以更硬”。安大略省驻华盛顿特区代表戴维·帕特森(David Paterson)表示,加元疲软可能会抵消汽车关税的部分影响,能降低加拿大汽车工业的生产成本。

  加拿大汽车制造商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布赖恩·金斯顿(Brian Kingston)亦提到,特朗普允许汽车制造商在计算关税时扣除美国制造的零部件。“加拿大生产的汽车有30%-50%的零部件来自美国,这可以将25%的关税对冲到12.5%。”

  对于美国消费者而言,汽车关税将带来汽车价格和维修成本的飙升。据测算,仅零部件关税就能让本土组装汽车的单车成本增加3000至12000美元。生产成本上涨引发的产能调整和市场供需变化,将进一步推高新车售价。

  在关税乌云的笼罩下,对于价格感到敏感的消费者已经考虑提前购置新车。亦有人转而关注二手车,由此引发一波汽车“抢购潮”。

  最近,美国知名汽车交易网站凯利蓝皮书(Kelley Blue Book)的访问量激增27%,新车咨询用户增长54%。通用汽车公司的数据显示,其第一季度交付量飙升17%,零售销量增长15%;丰田等车企在美销量同样上涨,被认为是消费者对关税冲击的提前反应。

  伊利诺伊州一家斯巴鲁汽车经销店的经理告诉《》,汽车关税消息宣布后,他的店里迎来自开业以来最繁忙的一天。他说:“简直太疯狂了。顾客不断谈论关税,通常我们店要到周六才能卖出15辆车,但那一天,我们卖出了32辆车。”

  成本压力下,汽车制造商预计将停产部分低价车型,3万美元以下的入门级新车或将退出市场。

  特朗普的汽车关税措施也将给他的核心支持者——低收入和农村选民带来强烈冲击。在公共交通并不发达的美国农村,汽车是许多家庭的唯一出行方式,但关税带来的涨价可能会让这部分群体被迫放弃购车。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购车的支出往往接近房屋价值的一半,在通胀回归的情况下,他们无法忍受更多不确定性。

  对于坊间的质疑,特朗普3月29日高调回应说,他一点也不在乎汽车涨价,在他看来,“如果外国汽车价格上涨,消费者就会买美国车”。

  但恰恰相反,受关税影响最大的正是美国车企。当前,通用的股价已经暴跌超7%,福特则下跌3.9%,成为市场的直接受害者。尤其是,通用在美国销售的汽车中,仅有45%是本土生产的,剩余的都将受到关税的冲击。

  亿万富翁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预计是受影响较小的汽车制造商之一。这是因为特斯拉汽车主要在美国生产,大部分零部件也来自本土。不过,由于特斯拉依赖于中国供应的部分电池,因此也难完全置身事外。

  “关税对特斯拉的影响仍然很大。”马斯克在社交媒体X上写道,“具体来说,这将影响特斯拉车辆中来自其他国家的零部件,成本影响不可忽视。”

  由于马斯克与特朗普之间“暧昧不清”的关系,特斯拉正成为贸易战中的“靶子”。特朗普宣布汽车关税后,加拿大政府迅速冻结了对特斯拉的所有补贴,并禁止其参与该国未来的电动车补贴计划。英国政府也表示,正在重新评估特斯拉在英国的补贴资格。

  在美国国内,特斯拉更是部分民众用来发泄不满的“出气筒”。最近一段时间,一些特斯拉车主和经销商的信息惨遭“开盒”,一家匿名网站列出他们的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意图煽动那些对特朗普政府不满的民众进行报复。拉斯维加斯一家特斯拉服务中心甚至遭遇袭击,一名持枪者携带燃烧瓶喷涂“抵抗”字样,向特斯拉门店开枪,并纵火烧毁多辆汽车。

标签: 汽车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