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已进入四季度,对风电行业来说,又到了出售风电场的高峰期。但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情况有些不同寻常。
华夏能源网&华夏风电(公众号hxfd3060)获悉,今年以来,首先电力央企先后出售光伏电站业务,此外,风电场也在打包出售,一时令行业暗流涌动,甚至关于风光等新能源资产贬值的说法也甚嚣尘上。
这种疑问并非无迹可寻。今年6月,风电整机龙头明阳智能(SH:601615)出售了开鲁明阳公司股权及风电场,出售价格为9.6亿元——这笔近10亿元的现金对于深陷业绩困境和高负债的明阳智能来说极为可贵,但不忍直视的现实却是,该风电场的投资曾经高达46亿元!
不仅仅是明阳,就在去年年末,远大智能(SZ:002689)也完成了旗下风电场开发子公司沈阳能源的出售,价格为4015万元,对照收购之初的对价,花了大约6649万元。
今年7月下旬,继出售了统原宏燊、哈密盛天两风电场后,中船科技(SH:600072)再次计划出售内蒙古乌达莱和正镶白旗盛元风电两风电场的股权,但至今2个月过去了,仍未找到买家。
随着密集出售期开启,风电场能卖出好价钱吗?未来风电场开发会迎来怎样的变化?
远大智能收购沈阳新能源的时间是2018年。这一年在风电行业发展史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此前,风电场投建已经历经一个周期,进入了下行阶段,疯狂投建带来的弃风率高居不下,阻碍了风电行业发展。到2018年,弃风率开始明显好转,风电场开发潮又开始抬头。
同时,随着集中式资源开发殆尽,叠加叶片、智能控制、超高塔等技术的发展,分散式风电开始受到业内的关注,2018年,也被称为分散式风电元年。
彼时,远大智能的主营业务还是电梯,倚靠沈阳远大集团这棵大树,在电梯行业做得风生水起。注意到风电行业的高景气机遇后,也希望入局分羹,就把目光瞄向了同省的风电企业沈阳新能源。
沈阳新能源当时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机组研发制造,但收购后,远大智能的野望远不止于此,并雄心勃勃地提出产品销售策略由原来的只提供发电设备产品拓展至风力发电项目,并表示要积极与各地政府推进新的风力发电项目开发。
然而5年过去了,当初的美好愿望最终败给了现实,在风电场投建业务上,远大智能铩羽而归。实际上在过去5年间,伴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风电行业真正迎来了政策上的利好,风电场投建真正进入了高潮期。
期间,行业另一个最重要的变化是,整机商们为了缓解整机价格下滑带来的业绩压力,JN江南登录打开第二业绩增长曲线)、明阳智能、三一重能(SH:688349)等风电整机厂商也将业务延伸到了产业链的下游,且比重不断增大,对业绩的影响也不断增强。
对于整机商跨界企业而言,滚动开发是风电场业务的主要模式,也就是即新增电站资产不断投建过程中,持续对成熟电站项目择机出让,总体控制存量资产规模。
这些投运的风电场,金主买家又是何方神圣呢?据不完全统计,风电场大部分都是卖给了电力央国企。
此前,电力央国企大力购买新能源资产,一方面是为了实现公司能源转型目标,一方面是为了承担国家的双碳目标,在投建新能源电站周期太长的背景下,买资产则成为了最方便的手段。
一方愿意买,一方愿意卖,在双向奔赴之下,电力央国企和风电整机商度过了一段蜜月期。
然而到了今年,形势剧变。双碳目标刚提出之时,国家明确要求,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在2020年,风电、太阳能装机分别为2.8亿千瓦和2.5亿千瓦,总装机约5.3亿千瓦。
而如今,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中国便提前6年半完成了该承诺的装机目标。截至2024年7月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4亿千瓦,风电装机容量约4.7亿千瓦,合计达到12.1亿千瓦。
风光装机目标的超前完成,意味着新能源发展来到了新的转折点,电力央国企的投建、收购新能源资产意愿受到了较大影响,未来或将进一步放缓。
这样的背景下,历年来出售风电场的高峰的四季度,还会如约而至吗?需要打一个问号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确定如何评估新能源资产的价值。一般来说,行业评估新能源资产价值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从造价角度对过去与当前的风电资产进行对比;一种是从收益的角度,来看资产未来的升值空间。
首先从造价上来对比。在风电行业,风机价格直接主导着风电场的单位造价水平。主要得益于完备的供应链和风机大型化生产,近年来,国内风机的制造成本大幅下滑,风机招标价格也大大幅下滑。
据不完全统计,进入2000年以来,风机价格整体呈下降的走势,但略有起伏。近几年,风机价格的高点出现在2020年左右,约为4100元/kW左右。彼时,正值风电国补的最后一年、抢装潮的最高峰。但伴随着抢装潮的结束,风机价格断崖式下滑。
3月,蒙能集团EPC风电项目集中开标,其风机(不含塔筒)造价低于1000元/kW;4月,新疆华电天山北麓基地6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采购(4.2GW)开标,按照塔筒350元/kW的价格估算,其某标段主机(不含塔筒)最低报价已跌破870元/kW。
再从收益角度来看。风电场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卖电,主要有两个影响因素,一个是发电量,一个是上网电价。
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一样,基本属于靠天吃饭。例如今年上半年,风资源不如去年同期,利用小时数明显减少,因此今年上半年国内多数风电场的发电量同比下滑,效益也随之下降。
更为重要的是未来电价的走势。今年4月1日,《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正式执行,而此前执行的是2007年发布的《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从全额收购到全额保障性收购,仅增加了两个字,却意味着风电场面临着不一样的形势。
办法实施后,风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划分成保障性收购电量和市场交易电量两部分。一方面,当前弃风率问题依然严峻、并网的风电项目却愈来愈多,另一方面,海外风电项目均参与的是电力交易市场、国内电力现货市场愈加成熟,两方面因素叠加,风电项目进入电力市场化交易已成必然趋势。
风电项目市场化部分电量,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定价格。但是进入电力交易市场后,风电市场收益如何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当前,共有四个省区(山西、山东、广东、甘肃)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营,与2023年上半年相比,2024年上半年,上述各区均价均有所下降。
受此影响,各地区新能源度电现货收入多数也呈下降趋势。日前,兰木达科技发布的《电力现货价格年中分析报告(2024年)》显示,在风电方面,山东、甘肃风电度电现货收入下降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上半年,龙源电力在发电量微涨的情况下收益却下滑较大,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受到了上网电价的影响。龙源电力称,公司上半年风电平均上网电价受市场交易规模扩大等因素影响,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风电市场化交易电量占风电发电量的比例为49.96%。
行业认为,随着电力现货市场规模的扩大,上网电价下行已成明牌,风电资产的贬值也成定局。
在风电项目造价、现货交易的电价均呈下降的趋势下,风电资产贬值似乎有理可依。那么未来风电场还值得投资吗?
回答这一问题,首先不能用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逻辑来衡量新能源资产——风电资产低价入手后能否产生价值,除了足够长的运营时间外,更有赖于足够的强大的场站运营能力。
例如,在当前风电场均在大力推行的无人化运营,其不仅能够减少人力成本,还能够有效地提升监控和故障预警能力,减少故障的发生,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同时,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来提高风机运行稳定性、风电场发电效益,从整个风电场的运行周期看,也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力现货市场下,对风电场的运营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破解风电出力大,现货价格低;风电出力小,现货价格高的问题,极为考验风电场的运营能力。
此外,用动态收益的思想来解决风电固定收益下滑的问题,将固定资产盘活,也不失一种有效方法。
在房地产行业落幕后,新能源资产逐渐成了香饽饽。与房地产行业类似,新能源项目也同样具有投资额度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如果能够适当引入类REITs等手段,风电项目一方面可以以较低成本引入权益资金,同时可以优化资产负债率,释放投资空间,盘活资产。
以截止目前全风电市场发行规模最大的类REITs项目——国家电投广东公司风电项目为例,其发行之后,可降低广东公司22.52%的资产负债率,降低国家电投0.49%资产负债率;规模超60亿的黄河公司项目完成发行后,可降低黄河公司4.13%的资产负债率,降低国家电投0.43%资产负债率,改善黄河公司净利润超过5000万元。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曾在接受华夏能源网&华夏风电采访时表示,目前阶段,电力央企发行REITs的融资利率普遍要高于其他渠道融资利率,甚至能高出1.5—2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以及碳市场的重启,绿证、绿电交易也让风电项目有了新的收益方式。
绿电市场是以绿电的环境权益为交易标的,通过绿电的环境权益价值,提供给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额外的收益。通过绿电交易,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可以直接与用户进行电量交易,既保障了风电项目的收益,又满足了用户对绿色电力的需求。
今年5月,政策也迎来利好,国务院印发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提到2024年底,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
以行业龙头龙源电力为例,在今年上半年,这家公司已经申领了绿证423万张,如果在下半年能够扩大交易规模,对公司的业绩无疑会起到较大的提升。